搜索 收藏
报告解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时间:2023-01-01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
报告摘要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安徽实践
产业兴则经济兴。贯彻落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安徽省坚持高端引领、龙头带动,优化产业生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10年来培育千亿级产业14个、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15家,向着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稳步迈进。
工业强基,夯实制造业发展基础。安徽省出台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施意见,围绕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软件、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四基”方向,制定工业强基任务表,绘制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升级路线图、施工图。实施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创建智能语音、玻璃新材料两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8家,聚焦前沿领域、重点产业和关键核心技术,汇集各类创新资源,通过掌握“头部技术”、占据“头部领域”,掌握竞争主动权。
新兴产业是产业竞争中必须抢占的制高点。安徽省坚定不移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完善十大新兴产业“双招双引”机制,大力引进头部企业和重大项目。新型显示产业集聚京东方、维信诺、康宁等上下游企业200多家,实现“从沙子到整机”的完整产业链布局,面板产能约占全球10%。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400多家,形成从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到材料、装备、创新研发平台和人才培养等较完整产业链条。光伏产业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10年增长32倍,集聚隆基、通威、信义光伏、阳光电源等上下游企业150余家,形成从光伏玻璃、电池片、组件及配套,到逆变器、储能电池、发电工程等较完整的产业链条。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江淮、奇瑞、蔚来、大众、比亚迪等10家整车企业和1200家配套企业,发展势头迅猛。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安徽省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采取设备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予以支持,引导企业走好模式升级、技术升级、管理升级之路。近年来,全省每年推进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超1000项,技改投资年均增长11%左右,投资额约占工业投资的一半。以海螺集团为例,打造“一键输入、全程智控、高效执行”智能工程,实现运行无人化、故障预控化、决策智慧化,资源能源消耗下降和劳动生产率提升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提升每年超过10亿元。
基层声音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学习报告,我加深了对全省当前正在推进的‘亩均论英雄’改革的理解?!笔【盘迷诵芯指本殖ぶ煳跛?,开展“亩均论英雄”改革,既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下一步,全省将围绕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持续发挥改革牵引作用,聚焦土地、金融、财政、用能、人才等要素,推动市场化配置,确保先进制造业项目能用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方式,获得最好的资源。
“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后,我更加全面地认识到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具有里程碑意义,倍感振奋,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党员肩上的责任使命?!笔±投7丁⒐饰飨毓┑绻竟ひ翟肮┑缢持Р渴榧橇跤彼?。刘颖所在的工业园供电所,是全省售电量规模最大的供电所,承担着合肥经开区和肥西县1600多家企业、13.6万用户的保障服务工作,其中包括联宝电子、联合利华等重点企业。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提升电力保障水平。刘颖表示,要根据产业特点,以最小化单元深入广大企业,提供更加智能、快捷、精准的保障服务,“一站式”解决企业用电问题,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可靠电力支撑。同时,深化数字化供电所建设,利用供电智慧管理平台,开展产业用能分析,为广大企业“量身定制”最经济和安全的用电方案,进一步降低用能成本。
责任编辑:李 悦
执行编辑:柏 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