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皖美这十年|安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时间:2023-01-01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
报告摘要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安徽实践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我省聚焦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坚持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大力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
研发投入强度和专利数量是观察经济体系“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省研发投入强度为2.34%,比2012年提高0.7个百分点。专利申请授权量质齐升,2021年,全省共授权专利15.3万件,其中发明专利2.4万件,占全部专利申请的15.4%。全省累计有效发明专利12.2万件,是2012年的15.8倍。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产学研协同发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我省创建智能语音、玻璃新材料两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这一数量居全国第3位,创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8家。上线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科创板块”,截至8月中旬,入驻服务商2.7万余家,服务企业5.8万余家,发布科技成果和需求5.2万余条?!敖野窆宜А辈苟贪?,首批76项“揭榜挂帅”攻关项目已完成近1/3,其中8项技术产品打破国外垄断。
“亩均论英雄”改革、“标准地”改革等重要改革举措,有效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成本获得最大的产出效益。去年11月,我省全面启动“亩均论英雄”改革,按照探索试行、推广提升、深化改革“三步走”安排,围绕目标任务,清单化推进、闭环式管理,有序推进亩均效益评价。规上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全覆盖任务已提前半年实现,评价结果显示亩均税收和亩均营业收入分别为16.6万元、355.1万元。
从一产、二产到三产,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推动整体经济向高质量方向加快迈进??萍记颗?、机械强农全面推进,水稻种子出口量居全国第一,农业机械化率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去年粮食产量居全国第4位,今年夏粮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效益“四增”;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持续显现,产值超千亿的工业行业达到14个,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达到4个,马钢研发的车轴钢让世界铁路穿上“中国跑鞋”;服务业“锻长补短”,“两化融合”助力2万家“皖企登云”,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个占比”同步提升。
基层声音
“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质量强国。作为一名质量工作者,我感到非常振奋?!笔∈谐〖喽焦芾砭种柿糠⒄勾ΥΤし睹硎?,要认真学习贯彻大会精神,聚焦质量强省建设,不断完善质量工作体制机制,下大气力做好质量提升、质量品牌建设、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质量文化宣传等工作,为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质量支撑。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保障?!拔鞯缍汀敝氐愎こ贪缀滋病憬?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安徽段临时党支部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后,迅速组织开展学习研讨。业主项目部执行经理邵先锋表示,要时刻牢记作为党员的光荣使命,与团队一道努力攻关特高压直流工程关键技术,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特高压电网工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
责任编辑:李 悦
执行编辑:柏 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