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300联系电话-附近约一泡50元,51茶楼最新版本,500元快餐4小时不限次数

搜索 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专题聚焦 > 专题聚焦-文章

安徽淮南:创新“4+2+N”工作模式 推动学习成果转化

时间:2023-11-28 来源:安徽青年报 作者:

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共青团淮南市委坚持把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创新探索“4+2+N”工作模式,切实有效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共青团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构建四项工作机制。全方位构建体系?;平辰ù沤ā拔甯鲆弧惫ぷ鞲窬?,即党委(党组)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党委分管领导参与一次主题团日活动,召开一次青年座谈交流会,举办一场理论宣讲,制定一个为青年办实事清单。深层次开展调研。共青团淮南市委开展实地调研30余次,召开座谈会20余场,共收集诉求和建议40个,深入倾听了解团员和青年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多领域精准施策。针对全市近10万名团员和70万余名青年的不同特点,成立5个专项组,摸清底数、制定方案、梳理问题、总结经验、做好指导。严标准防范风险。加强意识形态风险研判,坚决防止“低级红”“高级黑”,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和提级审核,确保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的政治性和严肃性。

用活“线上”“线下”两个平台。聚焦思想引领“带”,释放学习“磁场效应”。各级团干部主动参加团支部集体学习讨论,选拔100余名优秀青年骨干,深入基层开展理论宣讲93场。发挥“青年之家”平台枢纽和联系服务作用,广泛开展“学习新思想 争做好青年”读书学习季30余场。用活平台载体“聚”,激活学习“集群效应”。用好团中央“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学习平台”和“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发挥好组织化学习优势,突出“三会两制一课”、青年学习小组、青社学堂等作用,用活用好本土红色资源。

实施N件青春建功行动。拓展“团”版图,凝聚“青”合力。引青聚才,成立驻沪团工委,设立驻京、驻沪“青淮联络站”“青联委员工作室”,开展淮南籍在京青年学子交流、淮南学子返家乡、两岸同胞淮南非遗行、“家乡推介官”聘任仪式等活动。夯实“团”建设,助力“青”成长。举办七期“青创会客厅”,召开淮南市青学联换届和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打造“淮畔万岗 青春启航”网络招聘专栏,发掘并提供岗位五千余个。搭建“才聚江淮 服务基层”线下洽谈会,满足青年多元化就业需求。凝聚“团”力量,传递“青”温暖。举办10场青年交友联谊活动,鼓励青年安心扎根淮南。组织动员1500余名青年志愿者参与淮南市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成立200名大学生国防动员志愿服务团。搭建微信认领平台,圆梦500名青少年“微心愿”。

责任编辑:李  悦

执行编辑:柏  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