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没有文案,不打草稿,全凭“铁齿铜牙”!
时间:2023-12-22 来源:拾陆观微信公众号 作者:
“士宏今天来宣讲,各位老乡听俺说,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指方向……”近日,在濉溪县临涣镇沈家大院茶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热闹举行。
临涣镇“乡村小喇叭”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队长王士宏正用易懂的淮北方言,以“顺口溜”的方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没有文案,不打草稿,群众爱听什么我就讲什么。”王士宏说,用方言土语讲身边事、百姓事,再结合党的创新理论,用小故事讲透大道理。
今年61岁的王士宏是土生土长的临涣村人,也是“乡村小喇叭”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创始人,参与基层理论宣讲已有30年。
今年12月,他被中宣部授予“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称号,成为2023年度安徽省唯一获此殊荣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饩浠霸趺蠢斫??拿我们临涣村来讲,就是要把包瓜、中药材种植好,让大家钱包更鼓,生活水平更高,同时还要保护好我们的古城墙、浍河、老街,发展好乡村旅游业,拓宽增收门道……”王士宏结合临涣村实际,为村民们解读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的有关内容。
在聊到移风易俗时,王士宏说,在农村,有些村民在住房上攀比,一开始看谁的房子盖得高,现在是家里不住,在城里买房,借贷买房,借贷买车,要高价彩礼,能养起儿子,娶不起媳妇,操劳一辈子,不知道啥是个福,饭可以少吃,病可以不看,人情世故不能少,面子不能丢,歪风邪气毁掉了我们的美好生活,错误的价值观毁掉了我们的幸福。
“我们只有丟掉假面子才能见到真里子。美好生活是创造出来的,不是随波逐流物质上的攀比,而是精神上的富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就能实现乡风文明。”王士宏越说越起劲,村民们止不住地点头。
“今天的宣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在村里条条道路都板正,合作医疗人人有,生活越来越好,我们全村人都感恩党?!贝迕裾藕A?。
王士宏(中)结合临涣民俗文化开展宣讲。
看着围观的村民越聚越多,王士宏兴致高昂,大口喝下一碗棒棒茶,润了润喉咙,接着聊。
“什么是幸福?幸福不是你拥有的很多,而是你需要的很少;幸福不是你家的房子有多大,而是你房子里的笑声有多甜;幸福不是你吃的山珍海味,而是你有一个好胃口,吃嘛嘛香;幸福不是你住的别墅、睡的席梦思,而是不论你睡在哪里,都能做一个很美很美的梦?!蓖跏亢晁嬷幸馓岣吡松っ?。
“王士宏在宣讲中突破格式化,喜欢用大白话、方言土语讲故事,诸如‘突突叫、不失闲儿、积里疙瘩、坷腾八洼、甜不赖歪、胡娄半片、滴娄打挂、失娄慌张’等等,这些濉溪方言中形容词的灵活运用,让听众有贴近感、代入感,在欢声笑语中悟出道理?!碧昧耍浇迕穸继隽恕懊诺馈?。
王士宏在临涣茶馆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p>
在深入开展理论宣讲的同时,王士宏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成果。他加强对淮海战役史、红色文化、红色基因传承等方面的研究,用鲜活生动的身边事例,让理论宣讲直抵人心。他整理出临涣革命人物徐风笑、朱务平等红色故事60余篇,编辑励志故事、民间故事、淮海战役故事等500多个。
2021年,王士宏创新“移动茶馆”宣讲新模式,自费购置大型电瓶车、宣讲器材、茶桌椅,随车携带临涣棒棒茶,听众如身临其境老茶馆之中,仪式感的带入让宣讲别具一格,有茶好心情,宣讲入人心。他创建的临涣镇理论宣讲志愿服务“乡村小喇叭”获评2020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责任编辑:李 悦
执行编辑:柏 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