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报“暗号”吃上免费饭,暖胃又暖心
时间:2024-12-03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沈小平
常言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过,在郑州的很多餐馆里,只要报上“暗号”,就能免费吃饭。
所谓“暗号”,其实早就张贴在店里显眼处。就是以这种店客双方心领神会的特殊“沟通”方式,既让困难者能够顺利就餐,又避免伤害到自尊心。据报道,这一现象早在2019年就已经出现。
无论是自发提供,还是效仿别人的做法,这些凡人善举,最为动人。对困难者免单,让这个寒冬多了一抹暖意。有网友留言:一碗粉、一碗面,让困难的人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为商家点赞!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主动站出来,以爱心行动温暖他人的身心,以凡人善举筑起精神高地。
当下,我国人口迁徙规模庞大,流动速度不断加快。出门在外,谁都可能遇上难过的坎,感受到无助和迷茫。这时,哪怕只是一声轻声安慰,便足以令人感动。因此,“免费吃饭”的善举,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是温暖了一颗心、复苏了一份希望。
困难时受到别人的帮助,是一种快乐。其实,给困难的人提供帮助,是一种更有意义的快乐。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帮助别人,有时候就是帮助自己。
助人是一种无声的诺言,只要轻轻一点“火花”,就能让世界充满温暖;助人是一种无偿的交换,只要小小一点奉献,就能让彼此真诚相处。我们相信,助人的结果往往是双赢,既帮助了他人解决了一时之困,也留给自己一份用金钱买不到的满足。
帮助有困难的人,不是为了名利,不是为了鲜花和掌声。但是,当你选择伸出温暖的手,往往“好人有好报”。一些奉献爱心的店主发现,“免费吃饭”的公告贴出来这几个月,餐馆的生意比之前更好了一些,“或许激发了每个人心里这种善良。”
毕竟店主有爱心,乐于助人,店铺的形象自然差不了。前来就餐的顾客多了,生意好起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是浮于光鲜的表面,更在于其“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温情。点滴善举,温暖你我。让助人为乐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抽穗拔节,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必将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引领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
(作者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讲师团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明娥
执行编辑:张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