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300联系电话-附近约一泡50元,51茶楼最新版本,500元快餐4小时不限次数

搜索 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理论研究 > 研究成果

创先评优不能重“面子”轻“里子”

时间:2025-01-15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潘世鹏

岁末年初,各单位有不少评比活动。

创先评优是推动工作开展和保障任务落实的“指挥棒”和“风向标”。长期以来在鼓舞士气、推动工作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产生了显著效果。

相关地方和单位为推动工作,开展示范创建和评先评优工作,其出发点是好的。但也有基层群众反映,一些地方和单位开展的示范创建和评先评优活动过多过滥,导致单位悬挂的奖牌一大堆,但群众或企业办事却并不顺畅。类似这样的先进和优秀,看似热热闹闹,实则空空洞洞,从根本上说是形式主义作祟。

示范创建中,一些地方或单位生怕掉了队,以至于不惜血本成立领导组、大作规划、精编材料,只为挤进为数不多的“示范名录”。示范的队伍越来越大,示范的牌子越发越多,但真正的示范效果却微乎其微。不少创先评优活动开头热热闹闹、结尾冷冷清清;有的奖牌“轮流坐庄”,你好我好大家好;还有的创先评优,往往奖牌挂好,示范性就摆到一边,群众的评价则无人问津。如此这般,倒有点像猴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

为防止此类弊端,开展创先评优须有严密的程序和可操作性,有具体的抓手和项目推动,有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和退出机制,避免“轮流坐庄”“好人主义”,从而真正达到提升工作、促进发展的目的。

尤为值得警惕的是,一些非正规组织举办的所谓“表彰奖励活动”抓住机会蒙混其中,大肆开展各种类型和名目的评先评优活动,“收票子”,发牌子。各类“山寨奖项”从“全国”到“亚洲”乃至“全球”,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相关部门应及时对一些山寨荣誉公开打假,减少信息不对称,并鼓励监督举报。进一步完善各类荣誉评价、保障以及监管体系,以宁缺毋滥的严谨态度,强化对各类荣誉、“帽子”的把关、审核,而不是“与有荣焉”地睁只眼闭只眼,任由“山寨奖项”横行。

优秀不优秀看重的是效果。创先评优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层面和文件上,要坚决纠正诸如高喊示范口号、少见示范行动的错误政绩观,避免基层为创示范先进之名而落下劳民伤财“瞎折腾”之实。

(作者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讲师团研究基地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明娥

 执行编辑:张绪梅